以下是翻译成简体中文的文章:
最近摩根士丹利关于微软"人工智能变现"的报告突显了市场对该公司能否从人工智能投资中获利的担忧。尽管微软股票在过去一个季度表现不及科技同行,但摩根士丹利认为市场低估了人工智能收入增长的中期前景。
报告预计,微软的总资本支出将从2023财年的320亿美元几乎翻倍至2025财年的630亿美元。然而,人工智能收入预计将从2024财年的58-96亿美元增长到2027财年的465-774亿美元。摩根士丹利对核心IT支出将推动微软人工智能业务的商业回报表示信心。
并非所有分析师都对人工智能变现持乐观态度。高盛最近的一份报告指出,主要科技公司在过去一年投资了约3570亿美元的资本支出和研发,其中相当一部分用于人工智能。然而,该报告警告说,这些公司需要证明这些投资能够产生收入和利润,以证明其估值合理。
据The Information报道,尽管微软拥有庞大的Office 365客户群,并声称60%的财富500强公司正在为其Copilot人工智能助手付费,但这一市场优势尚未在财务业绩中体现。Office应用企业销售增长实际上从2023年第四季度到2024年第一季度放缓了2个百分点。即使是乐观的分析师也估计,微软今年从人工智能获得的收入仅约100亿美元。
最近一篇商业杂志文章得出结论,人工智能技术到目前为止几乎没有产生经济效益。预计五大科技巨头——Alphabet、亚马逊、苹果、Meta和微软——将在2024年投资约4000亿美元用于人工智能资本支出。这推动了投资者的乐观情绪,为这些公司的市值增加了2万亿美元。然而,实现显著的人工智能收入仍是一个长期前景。
比尔·盖茨最近评论说,涌入人工智能的资本水平是前所未有的,市场估值和热情超过了之前的科技繁荣,如互联网和汽车时代。
"辉煌七巨头"科技股——苹果、微软、Alphabet、亚马逊、英伟达、特斯拉和Meta——现在占标准普尔500指数的27.9%。它们的强劲表现,受人工智能乐观情绪推动,已将标准普尔500指数今年推高超过15%。一些分析师预测,由于人工智能热情,该指数可能在2025年达到7,000点。
然而,对一些市场老手来说,这种快速增长让人想起互联网泡沫。高盛警告说,公司需要证明人工智能投资能够产生收入和利润。
即使对现金充裕的科技巨头来说,人工智能开发也需要大量支出。据报道,Meta在GPU上花费了300亿美元,超过了阿波罗登月计划的成本(经通胀调整)。在第二季度财报中,Meta将2024年资本支出指引提高到350-400亿美元。
高盛估计,亚马逊、Meta、微软和谷歌在过去一年投资了3570亿美元用于资本支出和研发,其中很大一部分用于人工智能。这几乎占标准普尔500指数总资本支出和研发支出的四分之一。
公司担心在人工智能方面落后,愿意为未来潜力大量投资。一些估计表明,硅谷在未来几年可能在人工智能资本支出上花费1万亿美元。然而,目前几乎没有具体证据表明这些投资会有回报。即使是行业领导者微软,预计今年也只能从人工智能获得最多100亿美元的收入。
高盛警告可能出现人工智能"过度投资"。他们追踪预期从人工智能驱动的生产力提升中受益最多的公司的指数自2022年底以来并未跑赢标准普尔500指数,这表明投资者并未看到额外利润的前景。
到目前为止,英伟达是人工智能热潮中明确的财务赢家,其GPU需求激增。高盛预计,半导体、数据中心和云服务等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提供商将是人工智能投资的下一个受益者。人工智能安全公司也可能成为赢家。
预计利用人工智能能力的IT服务公司将在后期受益,因为该技术将在各行业得到更广泛采用。特定行业的公司可能会看到显著的利润增长潜力,因为人工智能提高了生产力。
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领域正变得拥挤,主要科技公司既是客户又是提供商。每家公司都希望自己的投资能比竞争对手获得更好的回报。
人工智能的现实世界影响仍不确定。虽然一些高盛经济学家预测人工智能可能将生产力提高9%,GDP提高6.1%,但目前的采用率很低。美国人口普查局的一份报告发现,只有5%的美国企业正在使用人工智能,预计在第三季度将上升到6.6%。
人工智能在许多情况下取代人类工人的能力仍然有限。对于复杂的查询,大多数人可能更愿意与人类互动而不是人工智能系统。人类可以更好地实时评估情况并做出相应反应,而人工智能的响应是基于历史数据,缺乏真正的情境意识。
一些人认为科技巨头夸大了人工智能的能力,忽视了人类互动的复杂性。据报道,沃尔玛和麦当劳等公司对客户服务的人工智能实施不满意。
对于个人用户来说,人工智能服务仍然主要是新奇事物,支付意愿较低。虽然早期乐观情绪认为人工智能将使人类摆脱繁琐任务,但随着应用变得更加具体,对工作岗位被取代的担忧日益增加。
学者们质疑投资于人工智能的1万亿美元是否会转化为真正的生产力提升。一些人估计,在未来十年内,只有23%的生产任务可以通过人工智能经济实现自动化,平均节省27%的劳动力成本。麻省理工学院教授Daron Acemoglu预测,人工智能只会将经济生产力提高约0.5%,GDP提高1%。
如果人工智能的好处仅限于效率提升,而不是实现新的生产活动,那么经济影响可能会被削弱。在许多情况下,用昂贵的技术取代成本效益高的人力劳动可能没有商业意义。
高盛估计,7%的劳动力可能面临人工智能带来的失业风险。如果人工智能的采用加剧社会紧张局势,政府可能会进行干预。
然而,人工智能的全面经济影响可能尚未显现。它重塑经济和就业市场的潜力仍不确定。
显而易见的是,人工智能军备竞赛没有放缓的迹象。根据历史回报率,投资于人工智能的1万亿美元需要产生3100亿美元的收入才能与过去的科技投资相匹配。
作为目前拥有最强大人工智能商业模式的公司,英伟达2023年的数据中心收入达到475亿美元。这表明行业范围内的收入目标是可以实现的,但实现这一目标将需要持续创新和成功地在各个行业商业化人工智能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