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热潮退却:ChatGPT问世600天后的冷思考

虽然人工智能投资回报率较低,科技巨头仍然积极布局这一领域。

2022年11月30日,OpenAI ChatGPT的横空出世,引发了一场AI争夺战。600多天过去,AI军备竞赛仍在继续,巨额资本开支却换不回对等实际收益。在AI技术上跑得最快的几家公司,反而被AI拖累了财报表现。

据The Information报道,OpenAI今年可能亏损50亿美元,需要在未来12个月内筹得更多现金才能维持运营。OpenAI今年运营总成本或高达85亿美元,包括40亿美元的推理成本、30亿美元的训练成本以及15亿美元的人力成本。

科技巨头财报季已开始。谷歌和特斯拉的财报未能让市场满意。分析师认为,大型科技股还没有明确回答有关AI有效性和盈利潜力的问题。

华尔街分析师预计,到2026年,大型科技公司每年将在开发AI模型上花费600亿美元,但每年从AI上只能获得约200亿美元的收入。高盛预测,未来几年用于扩大AI基础设施的投资将超过1万亿美元,但AI能解决什么1万亿美元的问题仍是未知数。

尽管如此,科技巨头仍在大规模投资AI,主要是出于"错失恐惧症"(FOMO)。扎克伯格承认AI可能存在过度投资,但认为这是"理性的"决定。谷歌CEO Pichai也表示,投资不足的风险远大于投资过多的风险。

在这场"AI淘金热"中,英伟达成为最大赢家。从ChatGPT面世至今,英伟达股价涨幅超过600%。然而,英伟达已占据全球数据中心AI加速市场82%的份额,AI训练市场95%的份额,未来增长空间有限。

这一波AI投资浪潮的核心在于对AI变革性潜力的预期。然而,如果科技巨头拥有足够的服务器和算力,客户因看不到回报而缩减投资,AI基建需求能否维持仍是未知数。

AI浪潮已过初期阶段,一些初创公司已经倒下。大浪淘沙后,科技巨头仍在AI战场上厮杀。每一场技术变革都是行业洗礼,谁能夺得关键技术的主导权,谁就拥有主宰未来的力量。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