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面:制作方7天一部剧,没时间吃AI的大饼
在网文和影视发展了几十年的工业化生产能力之上,短剧生产在五年内就达到了成熟期。在很多制作方眼中,严丝合缝的短剧生产链条已经没有留给AI的空间了。
从剧本环节来看,短剧剧本的底层逻辑就是公式化的套路,应该是大模型的舒适区。目前市面上确实出现了大量AI写作类产品,如蛙蛙写作、WriteWise等。
但在整个短剧商业模式中,短剧的内容恰恰是最不重要的。短剧方的制作逻辑一直是买足够多的剧本,拍足够多的剧,赌其中出现爆款的概率。
在内容数量上,像九州这类短剧平台本身就有写手团队、编辑团队,能够以超低成本囤积短剧。一个短剧的总制作成本在30-100万元之间,大平台的普遍剧本报价在1-3万元之间,小平台的剧本报价可能只有几千元,AI没有价格优势反而增加学习成本。
剧本并不稀缺,稀缺的是好剧本,但好剧本却很难定义。之所以短剧会形成赌概率的机制,恰恰是因为在抖音、快手的算法机制之下,爆款的方法论并没有一套通用的公式。
相比于钻研捉摸不透的用户心理和算法黑盒,短剧制作方更实际的做法是在大力出奇迹的基础上,找一个经常出爆款的编剧,赌更大的概率,或者在一个题材的影视剧、短剧、电影爆火后,迅速扒稿、拍摄、投放,直接模仿刚刚被验证过的成功路径。
例如,今年春节贾玲导演的电影《热辣滚烫》热映之际,短剧公司迅速推出《热辣滚烫之华丽变身》,还有靠撞名"吸食"流量大盘的《乘风破浪的婚姻》之于《乘风破浪的姐姐》,《与凤行之战神妈妈不装了》之于《与凤行》等等。
为了赌概率,就要扩大短剧产能,在短剧拍摄环节,最重要的就是速度快,在这一点上,目前的AI技术完全跟不上人类。
一个很明显的对比是:闲人一坤的《山海奇镜》15分钟用了半年时间来制作;而一个横店短剧的拍摄周期已经从2周压缩到了7天,甚至是3天、1天,可能剧组人员还没记住彼此,一天拍完,剧组就解散了。他们没必要也不愿意花时间去探索如何用AI取代传统拍摄。
哪怕一时爆火的AI换脸短剧出海,在成本和时效性上碾压了原生海外短剧,由于用户不买单,也很快归于沉寂,这也是短剧行业的另一个特性——向钱看齐。
相比找海外演员拍摄的近30万美元制作成本,用AI换脸的全流程制作费用只需要数万元,成本降了5倍。但最终效果没能经住市场的验证。由于AI换脸技术有大量微表情瑕疵,导致最终换脸短剧的用户留存率和付费率很低。TikTok for Business发布的《2024短剧出海营销白皮书》中提到,在内容剧目上,本土原创剧和翻译剧并行,但爆款剧目主要集中在本土原创剧。
这也意味着,尽管短剧对于演员的演技要求和电视剧和电影不同,可以粗糙、荒诞,但要足够直接,保证快节奏、情绪化,信息密度高,而AI视频当前最擅长的,却是空镜和慢镜头。
人物表演,也是当前AI制作的一大痛点。闲人一坤在探索AIGC作品的过程中就发现,"通过文生图、图生视频的方法,已经能够让AI视频在动作一致性、场景一致性上可控了,但是动作幅度和人物表演还需要加强。"用户看复仇酸爽短剧的目的,往往是为了代入自己,AI味十足的假人只会让人出戏。
为了规避人物表演的问题,最近密集上线的AI短剧《山海奇镜》《三星堆:未来启示录》《奇幻专卖店》等等,都是非真实画面的玄幻、科幻题材,更强调想象力的展示、视觉效果的震撼,适合AI生成来展示。
从整个生产链的各个环节来看,在横店高速运转的机制下,追求短、平、快的短剧制作方们压根没空理AI。
B面:AI剪辑投流,比人快10倍不止
拍短剧的人对AI兴趣寥寥,但分发短剧的人,已经开始进入AI探索阶段了。
毕竟,对短剧来说,投流定生死,在付费和CPS短剧中,投流消耗的数量基本就反映了短剧的营收。所以短剧喜报除了公布自己充值金额、分账金额,更常用的统计维度其实是消耗,即广告投流花了多少钱。
这是因为在投流过程中,只要达到了设定预设的ROI,投手就会一直买流量,冲击更高的付费。粗略计算,以ROI 1.2为例,这意味着一部短剧想要收入120元的用户付费,就要投入100元的买量成本。如果一部剧的总消耗低于100万,意味着收入低于120万,投流利润低于20万,就连制作成本也没有覆盖下来。
不过,短剧投流作为短剧行业中成本最高的环节,也是当下行业最大的痛点。
从宏观数据来看,随着短剧方增多,短剧大盘流量增速放缓,买量的价格越来越高,付费量越来越难拿到。
数据显示,大盘投流规模已经开始萎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