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形机器人的制造上,人类仅有短短的百年历史。1893年,加拿大人乔治·摩尔设计了能行走的机器;1927年,美国西屋电器工程师温斯利制造了名为"Herbert Televox"的人形机器人;1933年,温斯利团队又发明了Elektro机器人。
这些早期尝试虽然简陋,但无法阻挡人类对人形机器人的想象。从古代偃师造"人形机器人"舞者的传说,到中世纪西方的齿轮机械"人形"设备,再到哲学层面的思考,人类对人形机器人的千年想象,直到最近几十年才开始看到实现的可能。
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 1990-2000:萌芽期
1990年,国防科技大学研制出中国首台两足步行机器人,比本田的E0仅晚四年。2000年,国防科技大学又研制出中国第一台具有人类外形、能模拟人类基本动作的"先行者"类人型机器人。这一时期,主要是高校在进行实验室研究。
- 2000-2016:起步期
这一阶段,人形机器人逐渐从实验室进入产业。2006年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研制出小型仿人足球机器人;2012年优必选成立,成为中国第一家人形机器人企业;2016年优必选的Alpha 1S机器人在央视春晚亮相。这一时期,工业机器人、传感器、减速器等领域的发展为人形机器人奠定了产业基础。
- 2017-2022:成熟期
这六年是产业大爆发的"前夜"。优必选、达闼等企业持续优化技术;小米等科技企业跨界进入;一些央企国企也开始布局。尽管公众可能没有看到众多产品亮相,但很多企业已经在产业链中埋下种子。
- 2023至今:爆发期
2023年可以称为中国人形机器人的爆发元年。众多新企业诞生,跨界企业增多,产品不断亮相。从企业成立、社会知名度、场景落地探索等多个维度来看,这一年多的发展堪称"一年抵过去一万年"。
新兴企业如星动纪元、星尘智能、逐际动力等纷纷展示了具有全能操作能力的人形机器人产品。这些机器人在多模态大模型支持下,能够完成复杂任务,具备泛化与迁移能力,覆盖各类复杂场景。
[链接到更多关于中国人形机器人发展历程的详细信息]
[链接到人形机器人技术发展的相关资料]
[链接到人形机器人产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