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創始人發起全民基本收入實驗:每月7000元的影響

蘋果公司的人工智能技術即將問世。

(如果不用擔心溫飽)人們會整天啥都不幹光打遊戲,還是會去創造新事物?

人們會感到快樂和滿足嗎?

他們會獲得更大成就,為社會創造更多價值嗎?

人們創造的經濟價值會比他們接受的更多嗎?

2016年,OpenAI才成立不久,Sam Altman仍然是Y Combinator總裁。

他在Y Combinator上的文章表達了自己對「全民基本收入」理念的興趣,也提出了以上疑問。

簡單來說,「全民基本收入」就是為人們提供足夠維生的金錢,不附加任何條件,然後去看人們會如何活出自己的生活。

雖然當時世界上還沒有ChatGPT,但Altman已經認為未來的技術讓大部分傳統工作消失,同時也將創造大量財富,我們最好先想想到時社會要如何運作。

「全民基本收入」就是一個他決定通過YC Research去提前研究的可能性。

2020年11月,覆蓋了3000人的「全民基本收入」實驗項目正式開啟,YC Research也已經被更名為OpenResearch。

最近,OpenResearch終於公布了這個項目的首批研究結果。

人們實際上都怎樣花掉了這筆錢?

他們的生活又發生了怎樣的改變?

除了柴米油鹽,人們也更樂於向他人伸出援手

現金意味著靈活性。

如果你的目標是為所有人推動特定一個目的,那它就算不上是一個精準的工具,但它可以為所有人推動一些甚至多個不同結果。

OpenResearch項目的負責人Elizabeth Rhodes說道。

雖然錢拿到手後,如何花是每個人的自由,但接收者的使用的確有不少共性。

這次參與項目的3000人自於美國伊利諾伊州和得克薩斯州,年齡介乎於21-40歲,其家庭年收入最多不超過美國貧窮線3倍。

他們被分成兩組:一組人每月收到1000美元,另一組對照組則會每月收到50美元。

結果是,這些給出的錢裡,人們用它最多的領域在基本生活上——食物,房租和交通。

統計指出,收到1000美元的小組三年下來平均每月支出會比實驗前增加310美元。

其中,人們平均每月會在食物上多花67美元,房租上多花52美元,交通多花50美元。

那這樣有讓人們的身體變得更健康嗎?

基本上,我們沒發現直接線索證明人們的身體因為這筆錢而變得更健康了,我們甚至還可以排除小的健康提升。

不過,參與者在行動上倒是有所改變:他們會在自己的健康上花更多時間,去看牙醫以及到醫院就醫的幾率均比控制組更高。

同時,參與者也主動匯報說,他們減少了非處方止痛藥和酒精的攝入。

讓人們最意想不到的是,在獲得更多收入後,除了柴米油鹽外,人們花費增加最多的類別,居然是幫助他人——22美元/月。

同時,這個項目也是收到1000美元組比50美元組消費增幅最大的類別。

具體來說,這個類別中包括給親友送的禮物,給他人的借款,向慈善機構捐贈款項和贍養費。

其中一位參與者Zelda在開始獲得1000美元現金前,家裡電都被停了,不得不向小姑子借錢。後來,她們變成了那個可以幫助對方的人:

我婆婆和小姑子開始向我們借錢…… 我的反應是,「不用擔心,我完全明白。我自己在不久前也曾經歷過那樣的困難,我懂的。」

研究指出,很多像Zelda這樣的群體,也許是人生裡第一次能成為去幫助他人的人,而這也會帶來滿足感。

同時,這個效應也表明了,無條件現金帶來的影響並不限於接收者本人,它會擴散到接收者身邊的人。

生活安穩,才有想像的可能

「現金意味著靈活性。」

有時候,這個靈活性帶來的是喘息的可能,想像和規劃的開始。

「全民基本收入」反對者有個憂慮,如果人們都沒有「生存壓力」,那誰還願意工作?

結果,OpenResearch的研究結果顯示,收到1000美元的參與者工作時間的確減少了,他們的收入也減少了(除去1000元額外收入外)。

平均來說,參與者每月的收入減少了125美元,工作時間也減少了5.5小時/月。

這些數字背後,研究團隊表示,是參與者的職業能動性提高了:

他們願意花更多時間找工作,有時候甚至願意接受相對更低的工資去做對個人更有意義的工作,有時候,他們就只是想暫停工作,休息一下。

對於在疫情影響中失業的Dominic來說,這意味著:

它為我帶來最大的改變,是讓我有了一些安心,我因此才可以去探索我人生想要的是什麼。

「能動性」指的是人具有能力和資源,可以用合乎自己價值和渴望的方式去思考、規劃和追求自己的目標。

項目參與者在開始的時候,可能會因為不穩定的生活狀況、工作等問題,限制了他們去追求自己目標的能力。

有時候,這些基本生活的障礙之大,人們甚至無法去想像或者構建出自己想要的生活目標,然後再去想追求進一步學習或者創業。

項目結束時,參與者的創業慾望或規劃都有提升。而黑人和女性參與者真正去創業的比率也提高了。

與此同時,參與者對於規劃追求更多教育機會的幾率大幅增加,比對照組高15%。他們對未來規劃的慾望也有顯著提升。

這個效應在收入最低的群體中影響最明顯。其中一位參與者表示那筆錢改變了她的生活:

在我考研究生時,它就像一筆獎學金一樣支持了我。在讀研究生時,它也為我提供了一個緩衝,如果沒有這筆錢,我都不知道自己怎麼能讀到研究生。

錢可以買到什麼?

「現金意味著靈活性。」

OpenResearch這次的研究納入了不同群體,時間跨度也是目前同類研究中最長的,參與者也展現了擁有額外現金後「靈活」的多種演繹可能性。

但研究作者強調,參與者也很明確地用金錢投票出他們最想要的東西——時間,一段可以不必時時刻刻都為溫飽困擾的時間。

政策制定者應該考慮到這樣一個事實,受益者已經通過自己的選擇表明,他們非常珍視自己可以離開工作的時間。

這個結論讓我想起了Sam Altman 2021年寫下的《萬物摩爾定律》的一段話:

隨著AI負責生產世界上大部分基本產品和服務,人們將得以獲得自由去把時間花在陪伴他們愛的人,去照料別人,去欣賞藝術和自然,或者為社會公益努力之上。

這乍一看好像挺合理的。

傑米·k.麥卡倫的《過勞悲歌》敘述的工作者的抗爭,也是圍繞著時間展開:

時間不是金錢,時間是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