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GC:比SaaS更大的科技泡沫?

我已做好心理準備,接受批評並發表這篇文章。

但是,我認為,我們所看到的 AIGC 繁榮,很大一部分是假象。如果不及時調整,2 年後行業必然一片哀嚎。

當然了,我也要提前說明一下:我並非否認 AIGC 的價值,AIGC 在部分行業部分場景的落地,肯定是有價值的。

但是,至少在最近 1、2 年,AIGC 在 B端的價值恐怕是被高估了。

01 被高估的 AIGC

在去年,SaaS 高管群就有創業者開發出了落地的行業 AIGC 產品,市場反饋也很正面,某投資大佬也表達了投資的意願。

但是今年他告訴我:

AIGC 產品最大的價值就是讓軟件賣得更貴了,但實際上,由於 AIGC 生成的內容只有 90% 的準確性,而他所在的領域卻要求 100% 的準確性,所以AIGC 產品根本就產生不了真正的業務價值。

至於為什麼客戶還願意付費,這位 CEO解釋到:其實客戶也需要向上匯報智能化的成績,而 AIGC 顯然很對上面的胃口。

另一位頭部 SaaS 公司的產品 VP 也告訴我:ChatGPT發布後,他們第一時間就開始研究 AIGC 產品,但是1 年多過去了,實際上只跑出來 1、2 個場景。

他的結論是:在他們的領域,AIGC目前還不適合大規模應用。

那問題的出在哪呢?

其實並不是AIGC 的技術不成熟,而是 AIGC 在本質上就只是一個相關邏輯。

比如它知道 1+1=2,但並不是因為它懂數學,而是它根據歷史數據,推斷 1+1=的後面99%的概率會出現 2,於是就給出了 2 的結果。

但是我們的企業管理更多的不是相關邏輯,而是因果邏輯,比如客戶購買了 2 個商品,那麼訂單金額肯定就是 2 個商品乘以它的單價,這個絕對不能用概率去推斷。

大家可以去梳理一下,企業業務場景,是不是至少 90% 都是因果邏輯?

比如採購、銷售、庫存、生產製造、財務核算、供應鏈管理。

哪怕是一些看起來不需要 100% 準確的場景,其實也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隨意,比如:

秘書寫一份會議紀要,1% 的關鍵錯誤也是不能接受的;

設計做一個宣傳海報,也是100% 要符合企業 UI 規範的;

客服回答客戶的問題,1% 的誤導也是不能接受的。

醫生寫一份診斷報告,1% 的結論錯誤也是要出大問題的。

所以,如果真的用 AIGC 去處理企業的大部分業務,哪怕只有 1% 的概率出錯,也會給企業帶來很大的損失。

其實,ChatGPT發布已經接近 2 年了,但現在我們最苦惱的"居然"還是它在什麼場景下有用?!

這難道還不能說明問題嗎?

而且哪怕是在 AIGC 最擅長的場景,比如文字生成、圖片生成,在大部分情況下,AIGC 的效果也遠遠達不到企業的預期。

你可能會說,AIGC 還在不斷進化。

但是不管怎麼進化,它始終是個相關邏輯,始終都做不到 100% 的準確,這是它的基因所決定的。

這就決定了,AIGC 只可能在少數場景下發揮出真正的價值。

但是顯然很多人還不願意承認這個問題的嚴重性。

02 AIGC 必然面臨市場天花板問題

即便 AIGC最終能找到適合他的業務場景,但是我敢說,它在中國的發展也達不到歐美的水平。

AIGC 落地在 B 端,其本質也是企業軟件。那麼,AIGC 接下來要走的路,SaaS其實已經幫他走過了。

SaaS 崛起的關鍵是移動互聯網在 B 端的落地。甚至可以這麼說:

SaaS=企業軟件+移動互聯網。

這就是為什麼 2015 年被稱為 SaaS 元年,因為 2014 年移動互聯網的普及,是 SaaS 爆發的最大驅動力。

和 AIGC 相比,移動互聯網在 B 端的落地是非常順利的,畢竟企業很多業務場景都可以進行移動化。

即便如此,SaaS 在中國的發展仍然遠沒有達到預期。

這裡面有 2 點非常關鍵的原因。

第一,中國 SaaS 的問題,不是產品問題,而是市場問題。

有人說中國 SaaS產品不好,中國SaaS 公司能力不行、認知不夠。但即便是飛書、釘釘這樣的大廠產品,現在也沒有實現規模化盈利。

中國 SaaS 的主要問題,還是客戶不認可軟件的價值、付費能力有限的問題。

這一點在後面我會用 3 個關鍵數字來說明。

第二,中國 SaaS 的目標客戶群體和 AIGC 的目標客戶群體,是基本重合的。

這就意味著,中國 SaaS 沒有解決的市場問題,AIGC 都要一一面對。

比如,前段時間李開復說:在中國,很多企業沒有認識到軟件的價值,不願為軟件付費。加之許多大模型公司參與競標,價格越競越低,極大地壓縮了利潤,做一單賠一單。

再比如,一位 AIGC 創業公司的高管告訴我:客戶對 AIGC 的付費意願並不強,而且項目的定制化程度普遍很高,導致投入產出比很低,交付和回款週期也很長,根本養不活研發團隊。

是不是熟悉的場景,是不是熟悉的味道?

給大家看三個重要數字,看完你就會知道 SAAS 和 AIGC 所共同面臨的問題了。

第一個數字,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24 年上半年中國最大的兩個行業分別是製造業和批發零售業,合計占 GDP 的比例接近 40%。

但是這兩個行業都偏傳統產業,業務線上化程度不高,因此對軟件的認可度也不高。

相比之下,美國的第三產業更發達,比如高科技、金融業,擁有70%的市場主體,他們的業務以線上化為主,非常看重信息處理和協同效率,當然對軟件的認可度也更高。

這方面我們也可以參考飛書。

飛書的特點就是用戶體驗好,協同效率高,但是價格偏貴,所以真正能夠認可飛書價值的,往往都是互聯網、金融等第三產業的企業。

因為他們都是人才密集型企業。

第二個數字,根據2021年賽迪智庫發布的《中美500強企業對比研究白皮書》,自2016年以來,美國製造業入圍企業的平均利潤,約為中國製造業入圍企業的4.9倍。

也就是說,即便是同行業對比,美國企業的利潤水平也遠高於中國企業。

利潤水平越高,當然也更願意在企業軟件這種非剛性需求上投資。

第三個數字,根據 Gartner 的數據,2021年全球IT支出中,約42%投入到IT服務與應用軟件,僅有 19% 投入到硬件。

相比之下,中國企業有19%投入到IT服務與應用軟件,但是有 31% 投入到硬件。

也就是說,相對於全球水平,中國企業更喜歡買硬件,而不是買軟件。

以上 3 個數字,其實都說明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中國企業對軟件的付費意願和能力都不強。

而這個問題,AIGC 必然也需要面對。

所以,不要迷信 AIGC,它可能會在美國成功,因為那裡有完全不同的市場土壤。

但是在中國,可能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03 怎麼辦

如果我們承認 AIGC的問題,那麼從今天開始,就要對 AIGC 項目採取更加謹慎的策略,不能再走中國 SaaS 的老路。

在早期,很多 SaaS 公司都是賺錢的,或者說,商業模型都是很健康的。

但是,對資本的過度渴望,行業的無序內捲最終讓整個行業陷入虧損。

而 AIGC 如果現在就重視這個問題,我覺得有可能避免這種糟糕的局面。

1、不要過度融資

AIGC在 B 端的路還很長,未來可能會很美好,但是當下還有很難的路要走。

悲觀一些,保持最小化運作,為 MVP 打造預留更長的時間。

可以融資,但是不要造假數據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