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為他人鋪路的AI先驅

在人工智能領域,技術創新推動價值創造,而產品化則實現利潤獲取。這一規律幾乎成為行業定律。因此,儘管大模型公司引領了AI浪潮的開端,它們並不代表這場革命的主流方向。

OpenAI 作為 AI 大模型公司的代表,其發展路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他 AI 大模型公司的未來。基於 OpenAI 的應用與模型之間的關係也折射出未來 AI 潛在的產業趨勢。

當前以大模型為代表的 AI 相比 2010 年那波有了很大進步,核心在於終於有了真正能賺錢的產品。在出海的 SaaS 工具中,Heygen 是一個代表性的例子,據稱每年收入約 2000 萬美元,但沒有自己的模型。

估計最賺錢的產品是 Microsoft Copilot。雖然也是套殼產品,沒有自己的模型,但其收入規模已經相當可觀。根據一些預測,Copilot 的收入可能是 OpenAI 的 2 倍左右。這類產品對微軟還有其他好處,可以促進其他產品的銷售。

Copilot 的核心構成包括:

  1. 入口和帳戶
  2. Microsoft Graph (代表領域數據的全集)
  3. AI 大模型

在此之上是一種整體的系統性,對應用戶體驗包括響應速度、功能的流暢度等。大模型在這裡扮演了發動機的角色,整個系統負責把它的輸出根據用戶的數據進行擬合,然後返回給用戶。

在這個結構中,產品方(微軟)的發言權更大。對於大客戶,模型公司需要提供私有部署等上門服務。

IT 行業長期以來有一個隱形的運轉規則:技術創造新價值,產品拿走利潤。或者說:硬件創造新世界,軟件拿走利潤。

從這個角度看 OpenAI,各種應用相當於做汽車的,而 OpenAI 則是做發動機的。但 OpenAI 面臨的挑戰是:

  1. 基於模型的技術可能會快速貶值
  2. 巨額投入難以降低
  3. 渠道受限,變現困難

OpenAI 的根本問題是產業位置不好,這是一個只能求包養的產業位置。核心驅動力是必須始終站在領頭羊的位置。一旦減緩減弱,幾番折騰後,最終可能會被巨頭吞併。

對於 OpenAI 來說,搞好 AI 大模型只是起點,最終的產業位置取決於能否突破這個起點。OpenAI 顯然認識到了這點,因此不斷推出新產品和服務,但整體看來產品力較弱,處境危險。

OpenAI 需要在產品上有所突破,但其團隊似乎更適合做研發而非產品。要突破產業位置的限制,核心在於產品,但目前的團隊配置可能難以勝任能夠突圍的產品開發。

在 ToB 和 ToC 的選擇上,OpenAI 傾向於選擇 C 端。從戰略上看,這無疑是正確的,因為在 B 端,微軟等公司已經構建了複雜的產品棧,很難被單一產品顛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