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和上海交大校友如何主導中國人工智能創業領域?

京滬兩地各展所長,北京著力夯實基礎研究,上海聚焦應用創新。這種優勢互補的發展模式,正推動中國科技創新邁向新高度。

在中國AI大模型創業圈,形成了"北有清華系,南有交大幫"的格局。清華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的校友在AI創業領域表現突出,成為兩大人才聚集地。

清華系在AI創業圈佔據半壁江山,有40多位創始人擁有清華背景。其中較為活躍的包括:

  • 智譜AI的唐杰教授
  • 月之暗面的楊植麟(唐杰學生)
  • 百川智能的王小川
  • 生數科技的朱軍教授
  • 面壁智能的劉知遠

清華大學30多年來在AI領域的基礎研究積累,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創業生態。張鋪院士等人奠定了清華AI研究的基礎,培養了一批優秀人才。

在算力領域,無問芯穹公司由清華電子系汪玉教授實驗室孵化而來,致力於打造"AI算力界的安卓系統"。

與此同時,上海交通大學校友也在AI創業圈嶄露頭角,形成了"交大幫":

  • 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徐立
  • 第四範式創始人戴文淵
  • 依圖科技聯合創始人林晨曦
  • 思嵐科技創始人陳士凱
  • 雲天勵飛聯合創始人陳寧
  • 瀾碼科技CEO周健

北京和上海逐漸形成兩大AI高地。北京聚焦模型層,競爭激烈;上海在應用層百花齊放。越來越多AI公司選擇在兩地同時設立公司,以兼顧模型層和應用層發展。

清華和交大等高校注重產學研轉化,為創業者從0到1提供了良好環境。然而,初創企業仍面臨生存挑戰,需要在技術、管理、市場等多方面努力。

連結到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