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巨頭AI戰略對比:進攻與防守之間

先發優勢與後發先至的權衡: 創新領域中的關鍵策略抉擇。先發者可搶占市場、樹立品牌形象,但面臨高風險和不確定性。後發者能借鑒經驗、避免錯誤,但需突破既有格局。企業應根據自身實力、行業特點和市場環境,審慎選擇適合的發展路徑,靈活把握時機,以實現可持續競爭優勢。

自2023年初ChatGPT爆紅開始,美股七姐妹「Mag7」(包括蘋果、微軟、谷歌、亞馬遜、英偉達、Meta和特斯拉)成為全球表現最好的資產。2023年,Mag7的回報率達到107%,遠超MSCI美國指數的27%。這些科技巨頭暴漲的原因很簡單,就是AI。Mag7的每家公司都對AI做了大量佈局,不願在新一輪科技洗牌中落後。

在中國,面對突如其來的大模型,所有互聯網巨頭也都高度重視。但由於各公司處境不同,面對AI浪潮的行動也有很大差別。目前大廠的動作大致可分為進攻型和防守型兩類:

進攻型的大廠對AI有明確的戰略需求,投入更加激進。代表公司是阿里和字節。

  • 阿里:電商主業受到衝擊,只能猛投大模型,在雲計算業務上尋求突破。阿里是大模型投資最激進的大廠,已投資五家大模型獨角獸公司。同時繼續追求做出國內第一的通用大模型。

  • 字節:雖然受AI衝擊不大,但由於內容平台入口的脆弱性,急需找到AI時代的新入口。字節在AI應用探索上最為積極,推出了覆蓋多個領域的AI應用產品。

防守型的大廠不追求模型和應用上的絕對領先,更多採取跟隨策略。代表公司是騰訊和美團。

  • 騰訊:直到2023年5月才上線類ChatGPT產品「騰訊元寶」,比其他大廠晚了半年。在各大AI應用榜上鮮有騰訊產品。騰訊更注重現有場景的AI落地。

  • 美團:沒有公布自研大模型的任何信息。

科技變遷往往是行業座次洗牌的機會。被認為意義堪比工業革命的AI,勢必會對現有移動互聯網格局造成巨大衝擊。每個企業當下的選擇,都將深刻影響其在下一個時代的位置。

阿里對AI投入最為堅決,原因是主業電商受到拼多多、抖音電商的衝擊。阿里在電商只能處於守勢,尋求增長突破只能靠雲計算。AI的出現為阿里發力雲計算提供了極好的抓手。阿里不僅大筆投資大模型公司,還繼續追求做出國內第一的通用大模型。阿里看重AI主要有兩個原因:

  1. 希望抓住大模型機會做成AI算力基礎設施。
  2. AI能直接為雲計算帶來更多增量業務。

字節則選擇了全面打穿AI應用的道路。在大模型上動作整體偏慢,但在AI應用探索上投入最為激進。字節推出的AI應用幾乎涵蓋了所有熱門賽道,豆包和剪映Dreamina是下載量最多的AI應用產品。字節還在AI硬件上進行探索。

字節如此重視AI應用和硬件,與其在AI時代的「入口焦慮」有很大關係。字節的流量生態完全建立在內容基礎上,相對脆弱。找到AI時代的新入口成為字節最緊迫的任務。

相比之下,騰訊在AI方面表現得較為「佛系」。騰訊的類ChatGPT產品「騰訊元寶」比其他大廠晚了半年才上線。騰訊更注重現有場景的AI落地,已在600多個內部業務和場景中測試混元大模型。

騰訊的動作與其對AI產業發展的判斷有關。騰訊認為AI發展會經歷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大模型的技術突破,第二階段是大模型的產業化應用,第三階段是AI與各行各業深度融合。騰訊認為目前處於第一階段向第二階段過渡,因此更注重AI的產業應用。

美團在AI方面的動作更為謹慎,沒有公布自研大模型的信息。美團CEO王興認為,AI對美團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提升效率方面,不會對美團的核心業務造成顛覆性影響。

總的來說,面對AI浪潮,中國互聯網巨頭們採取了不同的策略。阿里和字節選擇積極進攻,希望在新一輪科技革命中搶占先機。而騰訊和美團則採取相對保守的防守策略,更注重AI在現有業務中的應用。每家公司的選擇都將影響其在AI時代的發展軌跡。